A+A-

# 1. 甘肃概况## 1.1 地理位置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,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°11′—42°57′、东经92°13′—108°46′之间。

东接陕西,南邻西川,西连青海、新疆,北靠内蒙古、宁夏并与蒙古国接壤。

全省土地总面积45.59万平方公里,占中国总面积的4.72%。

甘肃地形复杂多样,从南到北分布着青藏高原、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,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。

## 1.2 行政区划甘肃省下辖12个地级市、2个自治州,共有17个市辖区、5个县级市、57个县、7个自治县。

省会兰州市,是全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交通中心。

其他重要城市包括天水、酒泉、张掖等,各具特色,共同构成了甘肃的行政版图。

甘肃的行政区划体现了其地域广阔和多元文化的特点。

## 1.3 人口与民族根据甘肃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,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25019831人。

全省常住人口中,汉族人口为22363438人,占89.38%;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656393人,占10.62%。

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,其中回族、藏族、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占有一定比例,各民族和谐共处,共同创造了甘肃丰富多彩的文化。

# 2. 历史文化## 2.1 历史沿革甘肃,作为中国西北的重要省份,其历史沿革可追溯至远古时期。

据考古发现,甘肃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。

进入新石器时代,甘肃地区的人类活动范围显著扩大,秦安大地湾、临洮马家窑、和政齐家坪等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证明了这一点。

甘肃在《禹贡》中被称为雍州之地,是西戎、羌等古代民族的生息地。

秦朝时期,甘肃地区设立了陇西郡和北地郡,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形成。

汉朝时期,甘肃地区进一步扩大,汉武帝时期设立了武威、酒泉等郡,进一步加强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。

三国时期,甘肃地区分属曹魏和蜀汉。

西晋时期,甘肃继续维持了这一格局。

到了十六国时期,甘肃地区成为多个割据政权的争夺焦点。

隋唐时期,甘肃地区进一步得到开发,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。

宋元时期,甘肃地区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,西夏时期在河西设立甘肃军司,这是“甘肃”名称的最早由来。

明清时期,甘肃地区的行政区划逐渐稳定,成为中央王朝的重要边疆省份。

## 2.2 文化特色甘肃的文化特色深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的影响。

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,甘肃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多元性和包容性。

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,其中包括了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花儿和甘南藏戏。

甘肃花儿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形式,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即兴的演唱方式著称。

甘南藏戏则是一种融合了宗教、历史和文化元素的传统戏剧形式。

甘肃还以其石窟文化闻名于世,敦煌莫高窟、天水麦积山石窟等都是中国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。

这些石窟不仅展示了甘肃地区丰富的宗教文化,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见证。

此外,甘肃的民族文化同样丰富多彩。

裕固族、东乡族、保安族等少数民族在甘肃地区生活,他们独特的语言、服饰、节庆和习俗为甘肃的文化多样性贡献了重要一笔。

## 2.3 历史名人甘肃地区历史悠久,孕育了众多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名人。

伏羲,作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,传说在甘肃天水地区演绎八卦,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先河。

女娲,同样传说在甘肃地区有重要的活动,她以补天造人的故事流传千古。

秦始皇,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的皇帝,其祖先秦非子在甘肃地区养马起家,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。

李广,西汉时期的名将,以“飞将军”之名著称,其勇猛善战的形象深入人心。

董卓,东汉末年的权臣,其政治和军事活动对当时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李世民,唐朝的第二位皇帝,他的统治奠定了唐朝强盛的基础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李白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其诗歌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。

这些历史名人不仅在甘肃地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,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
他们的故事和成就,成为了甘肃乃至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
# 3. 经济发展## 3.1 经济概况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,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近年来,甘肃省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,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863.8亿元,同比增长6.4%,增速居全国第6位。

甘肃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其在农业、工业和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发展。

- 经济增长:甘肃省经济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全国平均水平,显示出较强的发展动力和潜力。

- 人均GDP:尽管甘肃省人均GDP与全国水平存在一定差距,但近年来增长迅速,逐步缩小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。

- 产业结构: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,第二、三产业比重上升,尤其是服务业增长迅速,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。

## 3.2 主要产业甘肃省的主要产业包括能源化工、有色冶金、装备制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文化旅游等。

这些产业在甘肃省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
- 能源化工:甘肃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之一,拥有丰富的石油、天然气和煤炭资源,为全国的能源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- 有色冶金:甘肃省的有色金属资源丰富,特别是镍、钴、铜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。

- 新能源:甘肃省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,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,己成为甘肃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。

- 生物医药:甘肃省在中药材种植和生物医药研发方面具有优势,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成为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
## 3.3 投资环境甘肃省政府一首致力于优化投资环境,吸引国内外投资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- 政策支持:甘肃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包括税收优惠、土地使用优惠、资金扶持等,以吸引投资者。

- 基础设施:甘肃省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,改善了交通、能源、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,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。

- 服务保障:甘肃省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投资服务体系,为投资者提供项目审批、建设、运营等全流程服务。

- 市场潜力:甘肃省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,为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。

# 4. 旅游资源## 4.1 主要景点甘肃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,其中包括多个国家级5A级景区,如嘉峪关、天水麦积山、平凉崆峒山、敦煌鸣沙山月牙泉、张掖七彩丹霞、临夏炳灵寺石窟等。

这些景区不仅展示了甘肃独特的自然风光,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。

- 敦煌莫高窟:作为世界文化遗产,莫高窟以其精美的壁画和雕塑闻名于世,是研究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宝库。

- 张掖七彩丹霞:以其独特的地貌色彩和形状吸引了无数游客,被誉为“上帝的调色盘”。

- 嘉峪关:作为明长城的西端起点,嘉峪关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。

## 4.2 旅游路线甘肃省推出了多条旅游路线,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,其中包括:- 丝绸之路旅游线:游客可以沿着古代丝绸之路,探访甘肃的历史文化名城,如敦煌、武威、张掖等。

- 甘南陇南环线自驾:这条路线涵盖了甘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藏族文化,是自驾游爱好者的首选。

- 黄河风情旅游线:沿着黄河,游客可以体验甘肃的黄河文化和自然景观,如刘家峡水库、黄河石林等。

## 4.3 旅游收入2023年,甘肃省共接待游客3.88亿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2745.8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187.8%和312.9%,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4%和102.4%,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。

这一数据显示了甘肃省旅游业的强劲复苏和发展潜力。

旅游收入的增加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,也为甘肃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。

# 5. 地理特征## 5.1 地形地貌甘肃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,从南向北可以分为陇南山地、陇中黄土高原、甘南高原、河西走廊、祁连山地和北山山地等六大地形区域。

陇南山地重峦叠嶂,山高谷深,是秦岭的西延部分。

陇中黄土高原以黄土覆盖为主,地势起伏较大,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之一。

甘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,地势高耸,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,是甘肃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。

河西走廊是一条狭长的地带,地势平坦,光热充足,是著名的戈壁绿洲,也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。

祁连山地终年积雪,冰川逶迤,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。

北山山地则是内蒙古高原的西端,靠近沙漠,具有典型的塞外风光。

## 5.2 气候条件甘肃省气候类型多样,从东南往西北,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、温带季风气候、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西种气候类型。

东南部地区气候相对湿润,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,属于湿润地区,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,冬季低温少雨。

中部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,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之间,属于半湿润地区,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,冬季寒冷干燥。

西北部地区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,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,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,降水稀少,气温年较差大。

祁连山地区的高山气候则表现为年均温低,降水较少,气温年较差小,气温日较差大。

## 5.3 自然资源甘肃省自然资源丰富,包括矿产资源、水资源、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等。

矿产资源中,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储量丰富,特别是镍、钴、金、银等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。

水资源方面,黄河干流纵贯甘肃省中部,支流众多,为农业灌溉和水电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
生物资源多样,甘肃省内有多种珍稀动植物,如大熊猫、金丝猴、藏羚羊等,同时,草原和森林资源为畜牧业和林业发展提供了基础。

土地资源方面,甘肃省拥有广阔的耕地和草地,适宜发展农业和畜牧业,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。

# 6. 社会事业## 6.1 教育甘肃省教育事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。

根据甘肃省教育厅的数据,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%,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%,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%。

这些数据显示了甘肃省在提高教育普及率和质量方面所做的努力。

- 教育资源:甘肃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,改善了学校的基础设施,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。

据统计,甘肃省每年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增长超过10%,确保了教育资源的持续优化。

- 教育改革:甘肃省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,包括课程改革、教学方法创新、评价体系完善等,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。

- 职业教育:甘肃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,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。

## 6.2 卫生甘肃省在医疗卫生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。

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人4.5张,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。

- 医疗资源:甘肃省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,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。

同时,通过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医疗人才,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。

- 公共卫生:甘肃省实施了一系列公共卫生项目,如慢性病防控、传染病防治等,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。

- 医疗改革:甘肃省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,通过建立分级诊疗制度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,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,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。

## 6.3 社会保障甘肃省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,覆盖面不断扩大,保障水平逐步提高。

- 社会保险:甘肃省基本养老保险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0%和95%,有效保障了老年人和患者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。

- 社会救助:甘肃省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,包括最低生活保障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,为困难群众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。

- 养老服务:甘肃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,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,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。

# 7. 交通运输## 7.1 公路甘肃省公路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,己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。

截至2023年底,甘肃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.82万公里,其中高速(一级)公路7952公里,建成里程排名全国第十七位。

全省14个市(州)政府驻地和80个县级行政中心实现高速公路连通,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。

特别是渭武高速木寨岭特长隧道的通车,标志着甘肃攻克了软岩大变形这一世界性难题,为G75兰海国家高速公路的全线畅通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## 7.2 铁路甘肃省铁路建设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成就。

银兰高铁的全线贯通运营,将兰州至银川的时空距离缩短至3小时以内,极大地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。

此外,兰州至张掖高铁中川机场至武威东段的通车运营,结束了武威不通高铁的历史。

截至目前,甘肃境内铁路运营里程达5000余公里,其中高速铁路突破1600公里,兰州己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。

## 7.3 航空在航空方面,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主体工程的竣工,标志着甘肃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机场工程进入最后阶段。

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己累计开通国内航点119个,基本构建了广泛通达、中转顺畅的国内干支航线网络构架。

此外,甘肃还积极推进通用航空的发展,如张掖丹霞通用机场的建成通航,进一步提升了甘肃航空网络的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。

小说《玄学小祖宗:叼奶瓶算命被全家宠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未完待续